葉黃素、玉米黃素與視覺


國立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吳文惠教授









紅蘿蔔有助視力大家都耳熟能詳,因所含β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變為維生素A,維生素A是在昏暗燈光下維持正常視覺所必需,若缺乏則會導致夜盲症。蔬果中含有多種類胡蘿蔔素 (carotenoids),過去對類胡蘿蔔素的醫學研究都著重在是否能轉變為維生素A,若不能,就將之視為僅提供蔬果美麗的紅色、橙色與黃色而已,與健康無關。近年來卻發現沒有維生素A活性的類胡蘿蔔素對健康也各自有不同功能,茄紅素就是其中一種,是清除自由基能力超強的非極性抗氧化劑。而葉黃素 (lutein) 及其立體異構物玉米黃素 (zeaxanthine) 雖無維生素A活性,對視力卻有重要的保護功能。


食物中與血清中有很多種類胡蘿蔔素,但只有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存在眼球的黃斑部與晶狀體中。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後方,具有很多光接受器,負責中間視力與高解析度的敏銳視覺,它的黃色完全來自葉黃素與玉米黃素,其濃度超過血清濃度數千倍。晶狀體也與視覺有關,所含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比黃斑部低,晶狀體和黃斑部一樣容易受到光的氧化傷害,氧化蛋白沉澱於晶狀體可能是造成白內障的原因,而黃斑部退化是65歲以上老人失明的最主要初因,早期可用抗氧化劑治療,晚期長出新生血管,需儘速用雷射治療,否則血管破裂會失明。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以高濃度存在眼睛,可能是為了提供兩個重要功能,一是過濾掉藍光,藍光是可見光中能量最高的光,引起氧化傷害的能力比橙光高100倍;另一是提供抗氧化活性可清除活性氧。


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吃較多葉黃素的人群,或血清中葉黃素較高的人群、或視網膜葉黃素濃度較高的人群,發生黃斑部退化的人數較少。葉黃素攝取較高或葉黃素血清濃度較高者,白內障發生率亦較低。某些研究給予黃斑部退化病人或白內障病人補充葉黃素,發現黃斑部色素密度上升,視覺敏銳度上升。


因研究結果並非全然一致,補充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對黃斑部退化的預防與治療尚不能絕對確立,但在日常飲食中多攝取葉黃素或玉米黃素有益無害。下表顯示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含量較高的蔬果,水果比蔬菜少很多。





蔬菜 (100公克)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(毫克,m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含量較高的蔬果

甘藍菜 kale

39.55

菠菜spinach

11.94

葉狀萵苣 leaf lettuce

2.64

青花菜 broccoli

2.45

玉米 corn

0.88

迷你紅蘿蔔 carrots, baby

0.36

柳橙 orange

0.19

蕃茄tomato

0.13

木瓜papaya

0.075

菠菜的葉黃素含量很高,購買容易,也可以煮得很爛,適合老人攝取,若擔心菠菜草酸造成腎結石,可與含鈣高的傳統豆腐一起吃,降低草酸在腸胃道的吸收。過去有研究每日補充葉黃素10-20 mg,可促進黃斑部退化病人視覺敏感度,相當於每日1-2份菠菜,故由食物達到有效的劑量並不困難。雞蛋蛋黃亦含葉黃素,含量雖不及菠菜,但含於蛋黃的葉黃素生物利用率較含於菠菜的高,故蛋黃也是很好的來源,對沒有高血膽固醇的健康老人,攝取蛋黃對視覺可能有保護功能。每日攝取葉黃素20 mg以內,對健康尚未發現有任何不好的影響。


末期的黃斑部退化不能治癒,要預防老人失明,可多攝取含葉黃素多的菠菜、青花菜、玉米、蛋黃等,其他飲食因子如多吃魚類以增加n3脂肪酸的攝取、以及多攝食含維生素C與E的食物,減少脂肪、高升糖指數醣類攝取也可能對黃斑部的保健有助益。



資料來源 :http://food.doh.gov.tw/FoodNew/Library/KnowledgeDetail.aspx?idCategory=126&KnowledgeID=92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快樂小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